找到相关内容862篇,用时39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从一念三千诠释天台的环保观

    主要是揭示每一个有情众生的个体,所展现于器世间在样貌上之特质及其关联性,以此说明实相的意涵,但是,由于天台佛学透过智者大师的发挥,形成三转读即配以(是如)、假(如是)、中(如是)的运用,如此便呼应了前一章所论述之以、假、中的心态表现于环保的情境暨其行动之内在的融通性。也就是透过体证的本质是如性,但是又必须在如是性中启动悲心去对待资成的假相,并以不执、不著、不取、不偏、不倚的心趋入不动不...

    释坚仰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0364262695.html
  • 金顶三相与峨眉佛教名山的关联性分析

    但是,色、即终究是思辩活路,凡夫俗子、村妇野老此心里总有不可思议的感觉,要想彻悟彻明恐怕多劫也不能够。  二是,“佛教广大,时现百千万亿化身”。佛身理论是在释迦牟尼圆寂后由其弟子们提出来的,在大乘...夏年不忘友情旧事陈稿,便翻出“鸟兽文”来进行“大修”,但题材与架构还是以前的,至今仍有生命力。想当年,枯坐于封闭性、不外借的线装书库,数黄页,摘故句,写思绪;可叹今已色即,捐身报界作膏粱谋,不复...

    向世山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0404362786.html
  • 佛教之涅槃观

    心经』所说的:“诸法,不生不灭,不垢不净,不增不减”,也就是这个。诸法性,虽本来如此,但无始以来,有无明、我见,不净的因果系,迷蒙此法性,像乌云的笼盖了晴空一样。虽然迷了,杂染了,而一切众生的...(无我)慧,便能破我见,体验到人生的真理,获得大自在。这是现在生所能修验的,也是圣者所确实证明的。等到此生报体结束后,不再受生死果,这就是入涅槃了。大阿罗汉都是这样的,释迦佛八十岁时,也这样的入了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0431762864.html
  • 比丘律仪与比丘尼律仪

    读诵书写,皆说有我,不说,犹如小儿,是故名为婆蹉富罗。」  六、摩诃僧祇部;经云:「我涅盘后我诸弟子,受持如来十二部经,读诵书写,广博遍览五部经书,是故名为摩诃僧祇。」  说者谓以摩诃僧祇为本,其余...、立化制二教,于化教中开为三教:(一)性教,摄一切小乘法。(二)教,摄一切浅教大乘。(三)唯识圆教,一切大乘深教悉此中摄。三教摄尽大小乘一切教法。于制教下又分为三宗:(一)实法宗,依萨婆多部明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0443562911.html
  • 宗教之生死智慧与人类的灵性关怀

    关于这一点,佛教的生死智慧有“因缘生法,是名”的观念可以运用于抚慰临终者灵性的活动中。人们在世间所经历和拥有的一切——财富、地位、情爱、关系,以及身体等等,都只是因缘和合,皆为转瞬即逝,犹如过眼云烟...的正信而达到“涅槃”的境界。《中论·观涅槃品》云:“涅槃与世间,无有少分别,世间与涅槃亦无少分别。涅槃之实际,及与世间际,如是二际者,无毫厘差别。”这是说“涅槃”与世间即不二,人们决不应在世间之外、...

    郑晓江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0523562964.html
  • 《显扬圣教论》的三性思想的探讨

    明“自”与“共相”,探讨“蕴、界、处”的“三种观察”以及“正观”等)以及《摄大乘论》的独自标举大乘不共的包摄精神(如以“十种殊胜”成立不共二乘的“大乘唯识”)。(注十二)  (2)就“创立自己...是有,遍计所执无故,亦非是无,彼假所依事有故。色亦非有,遍计所执无所显故,亦非是无,诸法无我有所显故,如于色色,如是于诸一切法及一切法,当知亦尔。”(大正31,563中)  此说明色因“...

    曹志成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0531963004.html
  • 大乘与小乘

    世间法固然虚妄缘起  ,无有实体,犹如虚空不可得,出世间法也是虚妄缘起,无有实体,犹如虚空不可得,此  即一切法,一切法所显,即是一切法之无相实相。所以,世法、出世法无有二,如  《金刚经》言:...证我法理,菩萨乘人  依此住十行位。   什么是无量四谛:所谓无量苦谛,是指诸菩萨能知见众生之苦有无量之,其无  量无边。乃至集、灭、道谛亦复如是,此如涅槃经言:“知诸阴苦名为中智,分别诸阴有 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202763537.html
  • 释达观著:随缘自在 第四章

    究竟皆空寂,无物可染著,无法可言说,无事可譬喻,思量不能及。性本无别,何来有对待,若能起分别,虚空成两半。  见相而著相,不悟其;诸法因缘生,明了知“无相”。遇境而起念,念上有妄想;念念皆不实,观...缘,心无增减,喜风不动,冥顺于道,是故说言随缘行。  缘生为得,缘尽为失,有得失,心无增减。八风不动,苦乐无受,此便“冥顺于道”了。  三、无所求行者:  此言心境,当修“无所求行”。万有斯,无所...

    释达观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235463703.html
  • 惠能南宗禅学思想辨义与新探

    宗亦不无相通之处。般若扫,主性假有、空有即,在非有非无的遮诠之中显中道实相,虽然并未明确肯定“有”,却包含着通向涅槃之有的契机,这也就是“解第一”...一切法,离有所得故;一切法无相相,离忆想分别故;一切法无作,不取不舍,无求无愿,毕竟离自性故;是名性常清净。……譬如虚空,若受垢污无有是处,心性亦如是,若有垢污无有是处...

    洪修平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254363734.html
  • 《坛经》法义之体会

    但亦可用作心之对待  之专称。) 更何有于由物而对显的心。正因为无物可立,  故鏖埃自无处著落,而染相转为净相;而又因与物对显之心  不可得,则净相亦复无由立矣。到此蕉心剥尽,真空现前,  而复无...和尚所说,大违经文。”凡此,都是理论思  想上的纠葛,而非自性本心上的障碍。所以,坛经的说法。  其义旨原非专为理论而在阐明理论,其实乃当日六祖因时节  因缘而示不识文字,以遮拨掉一切思想理论的依傍,...

    萧春溥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01863976.html